楊奇?zhèn)ピ缬蓄A(yù)料,抬手邀請王尚喜坐下,微笑道:“先生請坐,有什么問題?”
王尚喜坦然坐在楊奇?zhèn)γ?,雙手搭在竹杖的手柄上。
他右手五指輕輕叩擊左手手背,斟酌著說道:“教主給我伏虎門的信件中曾提到過一件事?!?/p>
“您有意在圣教疆域推廣我伏虎門的修行之法?!?/p>
“只是信中并未詳細(xì)交代此事,不知教主可否與老朽說說,您對于此事的安排?”
談及此事,王尚喜眉頭微皺,眼神中略顯憂慮。
這些時日,他在圣教的大營逛了許多地方。
尤其是圣教接收流民的各處營地,更是幾乎沒有錯過任何一處,接觸了其中數(shù)以千計的流民。
這些天的接觸,給王尚喜帶來的震撼宛若天地初開,又似混沌散去,打開了一方新世界的大門。
如果非要用一句話來評價圣教,以及楊奇?zhèn)ァ?/p>
王尚喜感覺,心若菩薩慈悲濟世,神似天神護佑蒼生,乃是最合適的描述。
從古至今,即便是翻閱神話傳說,他都不曾見識過楊奇?zhèn)ミ@般心善之人。
這讓他極為震撼,也極為感動。
正如他對弟子們的教導(dǎo),論天下英雄,無人能與楊教主相提并論。
但!
這正是王尚喜擔(dān)心的地方!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
心善是好事,但決不能是一個大勢力的首領(lǐng),否則將會是可怕的災(zāi)難。
他凝視楊奇?zhèn)?,等待著那個答案。
楊奇?zhèn)ニ伎贾?,目光自王尚喜憂慮的眼神掃過,右手拿起擺放在桌面上的茶碗,斟酌道:“未來,隨著各地的建設(shè)逐步走到正軌,圣教將會逐步在掌控的所有疆域普及修行?!?/p>
“伏虎門的降龍伏虎功前期以樁功為主,很適合成為普及之法。”
王尚喜聞言,不僅沒有歡喜之色,反而深深嘆了口氣。
他手中竹杖輕輕點了點地面,苦笑道:“圣教此舉,老夫本不該拒絕?!?/p>
“我伏虎門的入門功法若是能傳遍天下,實乃伏虎門求不來的榮幸?!?/p>
“天下任何宗門,都絕無法拒絕如此誘惑的提議?!?/p>
“但?!?/p>
王尚喜頓了頓,堅定地?fù)u頭道:“請教主恕罪,老夫?qū)嵲陔y以答應(yīng)?!?/p>
不等楊奇?zhèn)ラ_口詢問,王尚喜便解釋了起來。
“教主心善,普及五年免費教育,已是古今從未有過的善舉?!?/p>
“此舉若成,教主之功績,足以載入史冊,流傳千古,供萬世傳頌?!?/p>
“可修行之法,不似讀書識字。”
“修行之道需要消耗大量的食物,以及各式各樣的藥材。雖說入門之法用不上珍貴的藥材,但想要普及天下,所需要消耗的數(shù)量就太恐怖了?!?/p>
“縱然是將天下的藥材都收集,也決然不夠天下百姓全部修行所需,不,縱然是天下十分之一的百姓修行,也是決然不夠的?!?/p>
“教主心善,老夫佩服,但此舉無異于是將圣教逼上絕路。”
“還請教主三思啊?!?/p>
王尚喜苦口婆心,雖是拒絕了楊奇?zhèn)サ奶嶙h,但言語間卻也全是為了圣教的大局著想。
其誠意,其本心,無可挑剔。
只是!
楊奇?zhèn)タ吭谧紊希怕暣笮Α?/p>
笑聲爽朗,又帶著幾許自嘲。
這笑聲,讓王尚喜愣在那里,一時有些反應(yīng)不過來。
他愣了數(shù)秒,才皺眉問道:“可是小老兒哪里說錯了?”
楊奇?zhèn)ノ⑽㈩h首,右手把玩著茶盞,斟酌道:“老先生以為,我普及教育乃是為了行善?”
“啊~~~”
王尚喜驚呼一聲,更加茫然了。
他右手緊握竹杖,手指輕輕撫摸竹杖的手柄,心中掀起萬千困惑。
只是想了半天,王尚喜還是沒有想明白。
普及教育不是為了行善,還能是為了什么?
縱觀天下,古今,何曾有人做過這樣的善事?
王尚喜想不明白,真是完全想不明白。
但他很期待楊奇?zhèn)サ慕忉尅?/p>
王尚喜深吸了口氣,微微垂首,恭敬道:“小老兒想不明白,教育給予天下孩童免費上學(xué)的機會,還為他們提供免費的膳食?!?/p>
“這不是行善,又是為了什么?!?/p>
楊奇?zhèn)ノ⑽u頭,神情變得嚴(yán)肅。
他思量著,從桌面上的文檔中抽出一份文件夾。
封面上寫著一行大字:平底寬舷明輪蒸汽船改良實驗報告。
楊奇?zhèn)⑹种械膱蟾孢f給王尚喜,道:“老先生先看看這個。”
王尚喜雖是疑惑,但還是起身雙手接過楊奇?zhèn)ミf過來的文件。
他翻開文件,認(rèn)真觀看。
剛開始,王尚喜還有些疑惑,弄不清楚平底寬舷明輪蒸汽船是什么東西。
但隨著繼續(xù)看下去,他的臉色漸漸發(fā)生了變化。
《火輪舟賦并序》—— 兼論與帆舟之優(yōu)劣。
火輪舟形制。
一、尺度規(guī)模
舟長六丈二尺五寸,廣一丈五尺六寸,深六尺二寸,底平如砥,首尾微翹,艙分三重:前載客,中置火機,后儲貨與薪。
全舟鐵箍束木,外覆桐油浸板,可容貨五百石,載員百許人,較尋常千料帆舟倍之。
二、動力之要。
腹心置 “火輪機”,號 “五十匹馬力”。
爐以熟鐵為釜,納薪炭焚之,氣蒸則活塞往復(fù),驅(qū)雙輪撥水。輪徑三丈,葉裹鐵皮,旋轉(zhuǎn)如飛,晝夜耗炭百石。
與傳統(tǒng)帆舟相比。
一、動力之殊。
帆舟:“借風(fēng)行舟,順則如箭,逆則擱灘,無風(fēng)則止,全憑天意?!?/p>
火輪舟:“火熾則輪動,無論風(fēng)之順逆、天之晴雨,皆可行舟。逆水行舟,猶能以輪力破之,較帆舟逆水需千夫拉纖者,省力十之七八?!?/p>
二、速率之異。
帆舟:順風(fēng)時速三里,逆風(fēng)則退,日均行不過四十里。
火輪舟:“空載時辰可行十六里,載重則十二里,雖逆風(fēng)逆水,亦得八里,較帆舟快逾三倍,且速率恒穩(wěn),無忽快忽慢之虞?!?/p>
三、載重之勝。
帆舟:“千料船載重百石,已壓艙難行,遇浪則傾?!?/p>
火輪舟:“底平艙寬,鐵機鎮(zhèn)中,載重五百石仍穩(wěn)如平地,且艙內(nèi)分隔水密,一艙進水,余艙不浸,較帆舟安全性勝之?!?/p>
四、操控之便。
帆舟:“調(diào)帆需百人,轉(zhuǎn)舵必俟風(fēng)勢,淺灘暗礁,動輒擱底。”
火輪舟:“輪軸可控進退,舵輪輕轉(zhuǎn)即變向,輔以鉛錘測深繩,淺灘提前知會,雖窄河曲道,亦可徐行,非帆舟笨拙可比?!?/p>
火輪舟五勝論。
一勝在 “無時不可行”。
帆舟 “行止由天”,火輪舟 “行止由人”:酷暑寒冬,無分晝夜;順風(fēng)逆風(fēng),無問西東。
漕運之舟,向因冬風(fēng)阻滯,半年停運,今火輪舟可全年通航,朝廷漕糧北運,省時過半,損耗十去其三。
二勝在 “無地不可往”。
帆舟畏淺灘、懼急流,火輪舟底平輪捷,吃水僅三尺,江南水網(wǎng)、運河淺段,皆可暢行。
昔帆舟難至之僻邑,今火輪舟可直抵其埠,商貨流通,惠及萬民。
三勝在 “無載不可勝”。
同等尺度,火輪舟載重三倍于帆舟,且重心低穩(wěn),不懼浪高。
昔運瓷器、絲綢,帆舟因載重輕、易顛簸,破損率常達兩成,今火輪舟艙內(nèi)分隔,鋪墊棉絮,破損率降至三分,商客皆稱便。
四勝在 “無人不可馭”。
帆舟調(diào)帆需熟手,非十年操舟不能任;火輪舟司爐、轉(zhuǎn)舵皆有定法,工匠培訓(xùn)三月即可上崗。
昔漕船千艘,需纖夫十萬,今火輪舟十艘,僅需百人,人力大省,運河沿岸無業(yè)之民,可轉(zhuǎn)事他工,免生事端。
五勝在 “無機不可守”。
帆舟遇盜,唯賴人力抵御;火輪舟艙門鐵鑄,輪軸處設(shè)護欄,且行速快捷,遇賊可加速而逃。
昔運河盜匪橫行,商舟不敢夜行,今火輪舟懸燈夜行,速率如飛,盜患漸弭。
總結(jié)。
火輪舟之勝,在其不藉風(fēng)帆而火機自運,順逆無阻、晝夜可行,速率三倍于帆舟而恒穩(wěn),載重倍之且艙密難覆。
底平輪捷,淺灘急流皆能往,操控靈活如臂使指,省卻纖夫無數(shù)而安全性逾之。
更兼通漕運、利商貨,破天然之限,開人力之智,實乃舟楫之變、國計之利。
看到這里,王尚喜面皮抽搐,已是驚得目瞪口呆。
雖尚不清楚火輪舟是何等模樣,但以文件內(nèi)的信息來分析,其綜合數(shù)據(jù)遠遠勝過傳統(tǒng)帆船。
且不說載重更多,僅僅是三倍的速度優(yōu)勢,便已經(jīng)可以稱之為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