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子回到家,老太太才知道老爺子生病住院的事兒。
不過,老太太的反應有些超出葉三秋的預料。
老太太既沒有問老爺子回來是不是就是沒事兒了,也沒問老爺子什么時候住的院,因為什么住的院。
只是看著瘦了一圈的老爺子,說道,“親家遭罪了,這段時間得好好補補身體,正好我做飯的手藝還行,家里今年養了好幾只雞,待會我就殺一只晚上燉湯喝。”
老爺子連忙出聲,“親家,你別忙活了,我現在還不能吃葷腥。”
老爺子胃上有病,不能吃辛辣和油膩的食物,出院前,醫生千叮嚀萬囑咐的。
老爺子也惦記老太太做的飯,但為了能早日回到工作崗位上,他得聽醫生的醫囑,管住自己的嘴巴。
老太太:“那親家能吃什么,醫生有沒有說,我……”
葉三秋出聲打斷老太太,“奶奶,你就別操心了,爺爺的一日三餐有專門的人負責。”
老爺子身邊有勤務兵,警衛員,還有組織專門安排負責老爺子飲食的保姆,老爺子身邊多的是人照顧,根本用不到老太太操心。
再者,她也不想老太太照顧老爺子。
她把老太太留在帝都可不是讓老太太伺候人的。
正好家里現在有做飯的保姆了,葉三秋順勢提出家里以后做飯的任務就交給保姆了。
她跟陸思年一日三餐其實可以在食堂解決。
老太太的一日三餐也能在托兒所解決。
高前進午飯可以在棉紡廠解決,早晚飯需要在家里吃。
其實高前進的早晚飯也可以跟她和陸思年去部隊食堂吃。
只是老太太喜歡熱鬧,喜歡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
老爺子沒意見。
陸思年也沒意見。
只有老太太有意見。
她本來就是借住在孫女婿家的,每天幫忙給孩子們做做飯,覺得自己還有點兒用處,現在做飯的工作都沒了,她不就成了吃白飯的……
不過鑒于老爺子在,老太太沒把心里的想法說出來。
等陸思年扶著老爺子上樓休息了,老太太拉著孫女進了自己的房間,還關上了門。
葉三秋:“……”
一看老太太神神秘秘的樣子,葉三秋隱隱猜到老太太要跟她說什么。
肯定要說做飯的事……
果不其然……
“三秋,你不讓奶奶做飯了,奶奶心里總感覺空落落的,要不以后家里的飯還是由奶奶做吧!”老太太跟孫女打商量。
老太太知道,這個家,孫女說的話有一定的份量。
孫女婿不管大小事都聽孫女的。
親家小事從不過問,大事會詢問孫女的意見。
像做飯這種小事只要孫女同意了,全家都沒意見。
葉三秋故意裝傻,"我沒不讓你做飯啊,托兒所的一日三餐還是由你掌廚啊!”
老太太輕拍了下孫女的后背,嗔怪道,“你別跟奶奶裝傻,奶奶說的是給家里做飯。”
葉三秋拉著老太太坐到床上,打算跟老太太來一場推心置腹的談話。
“家里現在有保姆,保姆的工作就是做飯,你搶保姆的工作干什么?”
老太太,“奶奶沒想搶保姆的工作,家里的保姆是照顧親家爺爺的,奶奶就是給你跟小年,前進做做飯。”
葉三秋嘆了口氣,用看透一切的眼神看著老太太,“說吧,為什么對做飯這件事這么執著?”
老太太的性子葉三秋了解。
她不是個沒苦硬吃的人。
堅持要做飯,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老太太也沒想瞞著孫女,她說,“奶奶本來就是借住在親家家的,以前能給你們做做飯,奶奶就當是幫你們忙了,現在你不讓奶奶做飯了,奶奶就成了吃白飯的人,奶奶也沒臉再待下去了。”誰家奶奶跟著出嫁的孫女一起生活的?
葉三秋明白了老太太的顧慮。
是她疏忽了。
是她沒有考慮老太太的感受。
在老太太眼里,他們現在住的是老爺子的房子。
她跟陸思年做為陸家的孫子,孫媳婦,住老爺子的房子名正言順。
可老太太作為陸家的親家,長期住在老爺子的房子里確實不合適。
再者,老爺子要在家休養一段時間,跟老太太住在一個屋檐下低頭不見抬頭見的,確實不合適。
也就是她威名在外,院里沒人敢說陸家的閑話,要是碰上個性子綿軟的,流言八卦估計早就傳遍院里了。
葉三秋,“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老太太住老爺子的房子確實名不正言不順,但住親孫女的房子名正言順啊。
以她現在副營長的職位應該夠格申請家屬院了。
是時候去見一見老王頭了。
老太太一臉不解的看著孫女,“你要去干嗎?”
葉三秋從床邊站起來,“奶奶,我去找領導申請家屬院,以后你住孫女的房子。”
老太太一口氣差點兒沒上來,一把拉住孫女的胳膊,"三秋,你可別胡來!”
親家要是知道孫女為了她這個奶奶要搬出去住,還不知道要怎么看她。
葉三秋知道老太太的顧慮,她說,“家屬院申請下來給你跟高前進住。”
老爺子要是不愿意他們搬出去住,他們就繼續住在小二層里。
大家都在一個院里住著,她想老太太了,或者老太太想他了,就是多走幾步路的事。
只要老太太住的安心就行。
老太太還是覺得不妥,葉三秋已經心意已決去找王政委了。
王政委辦公室。
看著突然上門的葉三秋,王政委有個不好的預感。
今天葉三秋和陸思年都休息。
休息的日子來找他,準沒好事。
王政委笑著問,“小葉,你找王叔是有什么事兒嗎?”
葉三秋開門見山,“政委,我現在的職位夠資格申請家屬院了吧?”
王政委:“……”
好端端的咋提申請家屬院的事兒了?
這是……
老首長的二層小樓住的不開心了?還是發生什么事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