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與大哥議定好去拉耕牛一事,吳氏匆匆忙忙尋了過來。
“阿芷啊,外頭族長,以及族長長輩們聽說你被陛下封了鄉君,想要給你辦流水席慶祝呢。”
“大家伙兒說的真誠,你看這事?”
“既然大家盛情,咱家里又的確有喜事,合該慶祝慶祝,只是這事兒卻是不好叫大家破費,這酒席還是由家里辦!”
“阿奶你同族長爺爺說,家里不收禮,只管來吃席就成,若是真帶的禮來,我非但不會收還會不高興!”
“那日子呢?日子選在何日?”
“擇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這會不會太趕?我這什么都沒準備呢?”
宋芷歪頭想了想,“家里有羊、有兔、有雞都是現成的,還有臘肉、臘腸、咱們再做些好吃的糕點、油炸些小點心,也就差不離了。”
這個季節也沒什么菜蔬,蔬菜一般都是地窖之中存儲的大白菜,即便是去縣城采買,不過也都是這些食材。
只要酒席上,肉管夠就已經是很好的席面了。
吳氏最是清楚村里席面是個什么水平,聽宋芷這般說,一想也是,應了一聲后,立即跑去同族人道:“阿芷應了,不過她說了這酒席家里來辦。”
“鄉親們只管來吃席就成!”
宋族長皺眉,“這哪成....”
話音未落,吳氏將方才宋芷的話復又重復了一遍,“阿芷那孩子你們也是知曉的,雖瞧著好說話,卻是個極有主意的,今日她是喜事,咱們就順了她的意,讓她請咱們吃席。”
這話說的,讓宋族長無法反駁,頓了片刻他提議道:“既然不要咱們出錢,咱們也總要出一出力吧。”
“我這就去召集人手,有什么活計盡管吩咐。”
雖說現在來家中還沒什么外地客商趕至,但每日還是有臨近的客商回來采買貨物。
所以家中、茶寮還是要留有人招待隨時上門的客人。
要辦宴席,時間還有些緊,那幫忙的人手自然不能缺了,吳氏這回也沒同村人客氣,爽朗應承下來。
待人走后,宋族長當即吩咐跟來的小子,挨家挨戶通知人去,他這邊又同族老們商量,“既然阿芷丫頭不肯收禮,咱們就多買些炮竹回來,熱鬧熱鬧。”
得到了在場眾人的一致同意后,宋族長便回家套車進城辦此事去了。
不過小半茶茶功夫,村中的婦人齊聚宋芷家中。
會殺羊的殺羊、會剝兔子的剝兔、殺雞的殺雞,和面的和面,婦人們三五成群,忙的腳不沾地。
宋芷這邊也沒有閑著,她先將面粉加雞蛋揉成光滑面團,放在一旁醒發。
而后開始熱火熬煮飴糖,待飴糖熬成糖漿后,她將石臼中搗碎的花生碎倒入了鍋中,下鍋炒制,待花生碎全部裹上晶瑩的糖漿后,倒入磨具中壓實。
宋康在阿姊在廚房搗鼓吃食時,就如一個小尾巴一般圍在宋芷的身后轉悠。
待看到阿姊將吃食倒入磨具上后,小人忍不住的搬來小凳,踮起腳探頭巴巴瞧著。
宋芷趁熱將壓得緊實的花生酥切塊,一回頭便見到小家伙炯炯有神的目光。
宋芷隨手捻起一塊花生酥,抵達小家伙嘴邊,“幫阿姊嘗嘗,看看好不好吃。”
小朋友根本不帶猶豫的,啊嗚一口就將花生酥叼進了嘴里。
酥脆的花生糖塊在齒間咔嚓作響,香甜的滋味瞬間在舌尖化開,小家伙的眼睛一下子亮得像星星。
"好次!"宋康含糊不清地喊著,腮幫子鼓得像只小松鼠,嘴角還沾著糖渣。
他伸出肉乎乎的小手,眼巴巴的看著碟中金燦燦的花生酥,"阿姊,小康還能再嘗一塊嗎?"
宋芷被他這副饞貓模樣逗笑了,用帕子輕輕擦去他嘴角的糖渣,點了點他的小鼻子:"小饞貓,一會兒阿姊還做其他吃食,留些肚子嘗嘗其他?"
小朋友聞言,小臉頓時糾結起來,看著他為此苦惱不已,不能抉擇的樣子,宋芷好笑的又給他拿了一塊。
宋康捧著寶貝似的接過,這次卻不急著往嘴里塞,而是伸出小舌頭一點一點舔著糖衣,瞇著眼睛享受的模樣活像只偷到油的小老鼠。
他忽然想起什么,拽了拽宋芷的衣角,將自己手中舔過的花生酥,遞到宋芷面前,"甜甜好吃,阿姊也吃。”
看著眨巴烏溜溜的大眼睛,期盼的瞧著自己的小弟,她伸手抱了他,親了親他的臉頰。
“咱們小康真懂事,阿姊不喜歡吃甜食,小康自己吃。”
宋康惋惜的看了一眼手中的花生酥,小小的腦袋里存著大大的疑惑,阿姊怎么會不喜歡吃甜食呢?可好吃了!
宋芷這邊切好花生酥,又將靜置了醒發好的面,搟成薄片,再切成細絲。
熱油燒至六成熱時,將面絲分批入鍋炸制盛出備用。再起鍋將飴糖熬成糖漿,把炸好的面條倒入快速拌勻,最后撒上芝麻,趁熱壓入模具,切成方塊。
最后,多和的面,宋芷則用來炸小麻花。
待將這些小食做完,外間的婦人們也陸陸續續忙將食材送進廚房。
羊雜湯、燉羊排、這些菜挪到茶寮那邊的大灶燉煮。
紅燒雞、紅燒羊肉則用的是大伯的家中的廚房。
宋芷在做好小食后,攬下了炒制椒麻兔肉丁的活兒。
她先將處理好的兔肉切成指節大小的丁,用酒和姜末腌漬。鐵鍋燒熱后,抓一把花椒爆香,兔肉下鍋快速翻炒,最后淋上自釀的大醬。
紅艷艷的兔丁盛在粗瓷大碗里,花椒的麻香勾得人直咽口水。
另一口大鍋里,蒸著雪白喧軟的大白饅頭。
一旁的泥爐子里,燉煮的雞蛋在茶湯中沉沉浮浮。
褐色的湯水里飄著桂皮、八角和以及茶葉,隨著燉煮的時間拉長、蛋殼早已變成了褐色。
宋芷不時用銅勺輕輕敲裂蛋殼,讓茶湯慢慢沁入蛋內。
散學后的孩子們,被通知今日可以來宋芷家中吃飯,全都烏央烏央的涌了過來。
人還未抵達宋家,便聞到空氣中散發的香味。
孩子們也顧不得矜持,歡快的奔向目的地。
這一日的宋家村,如同過年一般,聚在一處,放鞭炮、吃席面、大伙兒談天說地,無不對未來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