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看著手中明晃晃的圣旨好久不能回神,倒不是有多么欣喜,她只是覺得敕封這樣的事情,怎么會落到她這個小農女身上?
周煜從未在宋芷臉上見過這種呆呆的神情,他開懷的道:“咱們快些去舅舅那里,也好叫他跟著高興高興。”
宋芷回身,喃喃低語:“你說,我這不是在做夢吧!”
周煜揶揄的朝宋芷拱了拱手,“見過鄉君,小生這廂有禮了。”
宋芷臉上飛起一抹紅暈,伸手作勢要打他:“好啊,你竟敢取笑我!”
周煜作勢捉住對方的手,眼中滿是笑意:“這本就是你應得的,你提議開設草市、將連翹茶的制作法子告訴我、上呈水泥方子,包括這一次的石炭改良方法。”
“以你的能力我這縣令的位置都坐的,陛下只給封你一個鄉君,還是太小氣了!”
宋芷見他連皇帝都編排上了,忍不住瞪著眼道:“你少渾說,沒的叫外人聽見!”
周煜眼中笑意盈盈,聽話的不再說話。
宋芷都能從他微微勾起的唇角,看出他的開懷,瞧著比她這個當事人還高興。
周煜也確實高興,比他自己得了皇帝的嘉獎還要高興,在他心里,她的阿芷是天底下最蕙質蘭心的人。
周修成得了消息,立刻帶著兒子從營中趕回。
剛踏進府門,管家便滿面喜色地迎上來,將宋芷受封鄉君的事稟報了一番。
這敕封雖算不得什么顯赫爵位,但對一個出身鄉野的農女而言,卻是天大的體面。
周修成眉頭舒展,往后宋芷隨煜兒入京,即便高門貴眷想要輕慢她,也得掂量掂量這“鄉君”的名頭。
他頓住腳步,先同兒子吩咐,“你去營中,將宋友林叫回來,女兒得了敕封,合該回來高興高興。”
周穆應下,匆匆折返回去。
他則繼續大步往客廳走去,迎面撞見兩人并肩而來。
他干脆頓住了腳步,待兩人近前,周煜率先開口,“二叔,阿芷如何被敕封為鄉君,我們準備回衛府一趟。”
周修成點點頭,他原還想著在府中擺上幾桌酒席,給宋芷慶賀。
待聽到這話,他便將未出口的話咽了下去,阿芷還有舅舅在云城,他不好喧賓奪主。
于是他點點頭,“該當如此,我已經讓穆兒去將你爹叫回來,也叫他跟著高興高興。”
宋芷同周修成道了謝后,兩人上了馬車往衛府駛去。
馬車剛拐入衛府那一條街,遠遠宋芷便聽見一陣噼里啪啦的鞭炮聲,炸的馬兒焦躁的撩了撩蹶子。
連帶著車廂都跟著晃了晃,宋芷穩住身形后,忍不住掀開簾子往外一瞧。
只見不遠處的衛府門前,衛常遠領著府中上下人等,正站在大門外翹首以盼,臉上喜氣洋洋,活像是迎親一般。
宋芷訝然:“舅舅這是……已經聽到消息了?”
周煜點點頭,“是我讓良田提前派人來報的信。”
馬車緩緩停下,衛常遠親自上前,快步將馬凳放在車轅旁,一張臉笑得見牙不見眼,朗聲道:“咱家的鄉君回來了!”
宋芷被他這一嗓子喊得耳根發熱,連忙下車,略帶窘迫地喚了一聲:“舅舅……”
衛常遠強壓著嘴角的笑意,故作嚴肅地清了清嗓子,可眼里的歡喜卻怎么也藏不住:“回家,先回家!”
府里的小廝丫鬟們紛紛圍上來道喜,七嘴八舌地喊著“恭喜鄉君”
“賀喜鄉君。”
“賞!統統有賞!"衛常遠大手一揮,臉上洋溢著掩不住的喜色。
榮伯立即帶著幾個壯實的家仆上前,兩人一組抬著沉甸甸的竹筐。
那筐里的銅錢堆得冒尖,丫鬟婆子們擠擠挨挨的上前,一個個喜笑顏開的等著領賞。
"都別擠,人人有份!"榮伯高聲喊著,抓起一大把銅錢就往人群里撒。
銅錢叮叮當當地落在地上,引得眾人紛紛彎腰去撿,恭賀聲此起彼伏。
更熱鬧的是門外。幾個小廝抬著另一筐銅錢往外走,剛到府門前就抓起來往街上撒。
路過的行人先是一愣,隨即被這陣仗驚得忙上前去撿錢。
有那耳聽六路,眼觀八方的婦人,一邊撿錢,還一邊不忘打聽,“今日衛府有什么喜事?"
門口撒錢的小廝挺直腰板,驕傲回道:"咱家表小姐得了陛下的敕封,老爺高興,讓大家都沾沾喜氣!"
話音未落,又是一把銅錢嘩啦啦地撒向人群。這下可炸開了鍋,百姓們紛紛彎腰去撿,有人還特意脫下外衣當口袋。
衛府門前頓時人聲鼎沸。有撿錢的,有看熱鬧的,還有聞訊趕來的加入站隊的,好不熱鬧。整條街都因為衛府的喜事沸騰起來。
府內,衛常遠站在外院中看著門外的盛況,笑得見牙不見眼。他轉頭對身旁的管家道:"去,再去取兩筐銅錢來!”
榮伯不敢怠慢,又匆匆領著人去抬銅錢。
衛常遠吩咐完人,又走到宋芷身前相商,"阿芷,舅舅想著,這大喜的日子,舅舅想多請些人回來熱鬧熱鬧!”
宋芷并不愛這樣的熱鬧,但見舅舅眼中滿是期待,甚至帶著幾分小心翼翼的征詢,到底不忍拒絕。
舅舅在云城經營多年,雖無親眷,卻有不少交情深厚的友人。如今他這般高興,無非是想與老友們分享這份喜悅。
她淺淺一笑,沒有絲毫遲疑,"我都聽舅舅的。"
橫豎她是女眷,不必出去應酬,外院的接待自有舅舅,她只需在內院與相熟的待一處便好。
衛常遠見外甥女這般說,眼中霎時迸出光彩,當即拍板:"既如此,我這就讓人去安排!"
轉頭便高聲喚來小廝,“拿著我的帖子,將王老爺,張掌柜、秦掌柜....請來府上做客。”
而后又指著一人吩咐,"你去醉仙樓訂六桌上等席面,再把我珍藏的梨花白取來!"
看著忙的團團轉,樂在其中的舅舅,宋芷眼里不由泛起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