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我給大人送醒酒湯的?!彼诬谱叱龃髱?,迎面便撞上要往這邊來的衛(wèi)常遠。
好在此時深夜,衛(wèi)常遠看不清外甥女駝紅的臉色,只頓住腳步,吩咐道:“時辰不早了,快些回去休息吧?!?/p>
宋芷松了一口氣的同時,轉(zhuǎn)身便往自己的帳篷走去。
衛(wèi)常遠在尋到宋芷后,便也告辭離開,獨留良田在風(fēng)中亂顫。
“好險,好險。”
良田一邊拍著自己的胸脯,一邊低聲嘟囔著往帳篷內(nèi)走。
幸虧他機靈,既給少爺創(chuàng)造了獨處的條件,還在暗中幫著把手。
但愿自家少爺能把握住這次機會,抱得美人歸,也不枉他吹了這半日的冷風(fēng)。
這一夜,互訴情誼的兩人都有些失眠。
宋芷只要一想到自己竟主動親吻了周煜,便覺得面上發(fā)燙。
她一邊暗罵自己沒出息,一邊抱著被子傻樂,心里滿是甜蜜。
而同樣睡不著的還有周煜,只要一想到方才將宋芷抱在懷里的情景,便忍不住勾起唇角,心中俱是歡喜。
如今他已經(jīng)得知了她的心意,之后便是要解決橫亙在兩人之間的障礙。
他在心中盤算著之后該以怎樣的契機為自己爭取支持。
兩人皆因著情緒亢奮而失眠,直到后半夜,才抵不住困意漸漸睡了過去。
第二日,兩人十分有默契地都起晚了。
宋芷打著哈欠走出大帳時,日頭已經(jīng)高懸。
鄭大夫見小徒兒終于出了大帳,便朝她招招手,吩咐道:“昨日你提的要給牧民普及預(yù)防蟲積癥的,現(xiàn)在各個部族的族長都來了,你快些去吃早食,咱們一會兒便過去?!?/p>
宋芷聞言,立刻去了擺放食物的大帳,見周煜也正坐在那處慢條斯理的吃著早食。
見到宋芷,他眉眼帶笑的拍了拍身旁的空位,示意宋芷過去坐。
宋芷此刻見到人,腦海里瞬間便能想起昨日兩人在一處,親密的行徑。
宋芷干咳一聲道:“我就不坐了,得去給牧民們普及健康知識。”
說罷,她隨手拿了一塊餅子,轉(zhuǎn)身便要往外走。
卻是被周煜一把拉住了手臂。
這可是大白日,宋芷擔(dān)心被人看到,瞪眼道:“快松手,師父還等著我呢!”
周煜看著這般嬌俏的她,真的很想將人抱在懷里欺負一番,但他也知道時機不對。
他端起自己的碗,遞到宋芷面前堅持道:“你將這碗奶喝了再走?!?/p>
宋芷無法,只得接過周煜手中的碗仰頭喝了。
見她并不避諱自己用過的碗,周煜好心情的唇角勾了勾。
待其喝完了奶,這才放人離開。
周穆尋來時就見自己這個二哥滿臉的春風(fēng)得意。
他有些揶揄道:“呦,萬年的鐵樹這是開花了?”
周煜瞥了他一眼,仍舊慢條斯理的喝著粥,不搭話。
見人不理他,周穆仍舊湊到他身旁,一邊控訴,一邊搖頭道:“哪有你這般過河拆橋的?虧的我昨日還給你創(chuàng)造機會?!?/p>
周煜被他磨的沒有辦法,這才轉(zhuǎn)移話題道:“行了,別貧了?!?/p>
“昨日既已同巴圖爾談妥,等阿芷那邊忙完,我們便準(zhǔn)備回程了?!?/p>
“你怎么說,可同我們一道回去?”
周穆也一改方才的閑散樣,搖搖頭道:“我暫且不回去,留在這里策應(yīng)?!?/p>
周煜也明白堂弟留在這兒作為與朝廷的聯(lián)絡(luò)人是最好的,但他私心還是擔(dān)心他的安危。
他頓了頓,叮囑道:“既是要留下來,那你要多注意些自己的安危,若是情況不對,也無需死守著,務(wù)必保全自身?!?/p>
周穆豪邁的拍了拍胸膛,讓其放心,而后又追問道:“二哥,你覺得陛下何時會攻打北戎?”
周煜思忖片刻后道:“這就要取決于北戎能不能老實的待著。”
“陛下早已經(jīng)忍耐多時,之所以忍著沒動手,大抵還是因著國庫空虛?!?/p>
“不過如今情況有所不同,陛下有了新的開源之法,若是北戎人再在邊關(guān)作亂,陛下應(yīng)是不會在忍讓,所以你要時刻注意草原上動靜。”
周穆聞言,神色不免更鄭重了幾分。
兄弟兩人商議著接下來的安排,另一邊,宋芷跟著師父和師兄往牧民的聚集點趕去。
他們走到一處山坡,看到一群牧民約莫二三十人聚集在一起。
鄭懷明作為三人當(dāng)中唯一可以與牧民溝通的人,率先上前一步,同在場的領(lǐng)頭人詳細交談,詢問他們的族人中是否有人出現(xiàn)肚子疼、消瘦、食欲不振等癥狀。
“各位族長,若是族中有類似病癥的人,可以將他們帶來,我們可以免費為他們看診。”
領(lǐng)頭人一聽有大夫愿意免費看診,頓時興奮起來。
在這苦寒的草原上,醫(yī)療資源極為匱乏,誰家沒有幾個常年被病痛困擾的親人?
顧不得多問,眾人紛紛點頭應(yīng)好,一族長率先道,“我這就去叫人!”說罷甩開膀子,快步朝自己部落跑去。
其他族長見狀,也紛紛行動起來,爭先恐后地往自家的營地趕去。生怕晚了一步,錯過了這難得的機會。
牧民們這般積極,這也在宋芷三人的預(yù)料之中。
來時候,宋芷便提議先幫患蟲積之癥的牧民看診。
而后再向牧民們普及衛(wèi)生知識,這樣做的道理也很簡單牧民們常年飲用生水,這在牧民的生活中早已習(xí)以為常。
他們并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生活習(xí)慣,會給自己的身體帶來隱患。
如果貿(mào)然跳出來指責(zé)他們的生活方式不對,恐怕不僅不會得到理解,反而會招來反感,甚至被罵作“多管閑事”。
因此,宋芷決定先治病,用事實說話。
與其苦口婆心的勸說,不如讓當(dāng)牧民們親眼看到從病人體內(nèi)排出的蛔蟲,那種震撼遠比苦口婆心的說教更有說服力。
不多時,各個部落的領(lǐng)頭人很快便帶著病人趕來。
山坡上很快聚集了一群人,有老人、有孩子,當(dāng)然也有青壯年。
他們的身形都很消瘦,有的人面色甚是慘白,瞧樣子就是感染病癥有段時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