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她走后,鄭慧跑至王氏身側,撇嘴道:“奶,你們難道真的相信她能還咱家藥錢?”
王氏也是不信的,但她沒有明說,只戳了戳孫女的額頭,
“信不信的又有什么打緊的,眼下是勸你爺將家里的草藥給賣了,才是正經?!?/p>
如此她也能給孫女攢些嫁妝,再有人上門賒藥那也是不能夠了!
宋芷回到家中,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讓她多想,直接忙活開來。
一家人一直忙到傍晚,這才將糕點做好,以及第二日要用的綠豆淀粉漿洗出來。
晚飯時,宋芷特意問吳氏要了兩個雞蛋,以及白面,預備做些吃食犒勞家的幾個小的。
吳氏雖然在挖面粉時的手是抖了又抖,最終還是給了宋芷需要的食材。
宋芷拿到了食材也不含糊,直接將面粉和洗出來的豆渣和了,再打上兩個雞蛋與蔥花。
起鍋熱油,將和好的面放入油鍋中炸熟。
熱油和面粉的香味在廚房之中蔓延,孩子們一個個站在灶臺前,伸長了脖子巴巴的瞧著。
“好香??!”
自從宋芷上回同阿奶說過,家里確實開始一日三餐了,但大多數時候還是煮粥,喝粥。
好在現在家里每日都要做糕點,那羊奶卻是不少的。
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證孩子們蛋白質的攝入。
孩子們好吃的東西沒吃過多少,遂宋芷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做炸餅,他們也是期盼不已。
吳氏在一旁看著,卻只覺肉疼。
這孩子手還是太松了,這么多油眼睛眨眼不眨的就挖入了鍋中,這都得家里小半個月的用量了。
不過心疼歸心疼,但看著圍著鍋灶站成一圈的孫兒們,埋怨的話她卻是一句也不曾說的。
隨著油溫的上升,油炸面餅子的滋味越發的濃郁。
宋成忍不住問道:“阿姊,餅子什么時候可以吃呀!”
“你們快去洗手,馬上就有的吃了?!?/p>
孩子們嗷嗚一聲,轉身瘋跑著去洗手。
待到回來的時候,果然看到灶臺的粗瓷碗中,已經擺上了炸的金黃的油餅。
幾個小的滿手的水珠跑回來,眼睛里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幾乎是同時沖到了灶臺前。
他們踮起腳尖,盡量伸長脖子,想要聞一聞那金黃油餅散發出的誘人香氣。
油餅表面泛著誘人的光澤,偶爾還能聽到“嗞嗞”的細微聲響。
宋成忍不住的伸出小手,想要拿上一個。
只聽啪的一聲,被一旁宋安打一下,“你急什么,也不怕燙著了手?!?/p>
宋成的小黑手被打了一巴掌,他也不惱。
他只憨憨傻笑道:“二哥,我不怕燙。”
宋安瞪眼,這個饞小子,簡直連小康都不如。
正忙活的宋芷也沒想到這孩子這般心急,她叮囑道:“這油餅剛出鍋,燙的很,莫要用手拿,去拿筷子。”
宋成撓了撓腦袋,哦了一聲,隨即聽話地跑到廚房角落,從簡陋的筷筒里抽出幾雙筷子,又蹦蹦跳跳地回到灶臺前。
將筷子分與眾人,他這才迫不及待用筷子夾起一塊油餅。
先是在嘴邊輕輕吹了幾口氣,然后才試探性地咬了一口,酥脆、咸香,沒怎么吃過油炸食品的宋成驚艷的瞪大了眼睛。
“嗯~好好吃!”宋成瞇著眼睛,一臉享受。
同時還不忘催促一旁宋安,“二哥,你也嘗嘗,真的特別香!”
宋安雖然嘴上嫌棄弟弟的急性子,但看到他那副滿足的模樣,也不由得笑了。
他吹了吹尚滋滋作響的油餅,旋即輕輕咬了一口,果然,油餅外酥里嫩,香氣四溢。
另一邊的宋歡,先是將手上的油餅吹涼了,喂給小弟。
小家伙手抓油餅,也是吃的一臉滿足的瞇起了眼。
宋芷看著孩子們歡樂的樣子,心中亦覺得十分滿足。
天黑前,一家子就著炸油餅吃了飽飽的一頓晚食后,早早歇下了。
因著第二日需備的貨物多,婆媳兩人比從前起的還要早。
宋芷也在雞叫一遍的時候,起床幫忙準備。
“怎么起來了,這里有我和你伯娘兩人就成。”
宋芷看著案板上已經熬好的一盆涼粉,又看看鍋里的正在攪拌的涼粉,“奶,你們這是分了兩鍋?”
吳氏頷首,“咱家鍋小,一次性熬不了那許多,便分作了兩次?!?/p>
宋家的廚房只有一口灶臺,一口鐵鍋,此時的鐵鍋貴重,宋家在宋爺爺還能獵物賺錢時,置辦了一口。
平日里燒水,煮飯,全只著這一口鐵鍋。
從前家里也就罷了,現在碰上要熬煮涼粉這鍋就顯的不夠用了!
哎,宋芷在心中嘆息,家里真是哪,哪都需要重新改造。
吳氏見孫女站著不動,便不由催促她先回去休息。
“阿奶,我替你,你休息一會兒?!?/p>
吳氏堅持,“這里用不著你,我和你伯娘兩人輪換著呢。”
“就是,就是,回頭涼粉熬好了,我們白日里還能睡個回籠覺,不礙事的。”
宋芷就這樣被兩人趕回了屋里,又囫圇瞇了一會兒。
待到天邊魚翻肚白時,姐弟三人收拾好東西出發。
因著昨日宋芷上門解釋的關系,這一次村民們見到了背上背著背簍,手上提著籃子的姐弟三人,都會問上一句,“阿芷丫頭,這是去縣城擺攤呢?”
宋芷亦會大方的應和一聲。
見她應的這般坦誠,村民們倒是不好意思再追問了。
村民們見著姐弟三人走遠,原本不相信宋家能還錢的人家,不免也動搖起來。
難道進城擺攤真的能賺錢?
要不要自家也進城瞧一瞧?
有這樣想法的村民還不在少數,現在還不到農忙的時候,田地之中倒是沒那么多活計。
有那果斷的人,轉頭回家便提著雞蛋,亦或是吃不完的菜蔬,提著個籃子便往縣城去湊一湊熱鬧。
宋芷坐在牛車上,明顯感覺到今日進城的人數,比往日要多上許多。
待到抵達縣城時,宋芷下車一看,便見排隊進城的人排了長長的隊伍。
百姓們或提,或掛著籃子,或挑著擔子,或推著獨輪車,其上放著自家的物產。
瞧樣子應是收到了昨日取消入城費的消息,來趕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