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常遠聞言,眉頭微挑,沉吟片刻后問道:“買羊這事倒是不難,只是你準備買多少?后續出欄的羊,又要如何處理?你可有章程了?”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提醒,“總不能為了羊毛而養羊吧?你可要知道,每年到了秋季,草原上的羊可就要泛濫了。光賣肉,你又得耗費頗多精力去周全此事。”
宋芷聽出舅舅話中的關切,嘿嘿一笑,解釋道:“舅舅放心,我就投資這一次。等華陽縣內的百姓看到此舉可行,能賺到銀錢后,便無需我再出手了。”
“何況我做的是羊毛織物,最不可或缺的原料便是羊毛。等華陽縣的百姓們開始養羊,這對我來說不也是一件好事嗎?”
“這也算是早期布局市場。即便將來市面上出現與我競爭的人,只要把握住原材料羊毛,也可立于不敗之地。所以說這點投入就能撬起的合作,還是很值得的。”
“至于羊肉,您也不用擔心。我都想好了售賣的法子。若是市面上生肉泛濫,我便將之做成灌腸,既能保存,又便于攜帶。無論是出售給酒樓、食肆,還是供趕路客商帶著路上食用,都是十分不錯的選擇。”
衛常遠聽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哈哈大笑起來:“倒是我狹隘了!你這孩子,比舅舅有遠見,便按照你的想法行事便可,舅舅支持你!”
舅甥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后,宋芷便告辭,回到了自己的廂房之中。
回到房中的宋芷,先是從包袱之中拿出自己制作的病例實錄,將今日救治的心得與體會記錄在案這才真正松懈下來。
忙碌了一天,眾人在吃過晚食后,早早的便歇下了。
翌日,宋芷在起床后,便有小二在送吃食過來的時,同她道:“樓下大堂有人在等她。”
宋芷走到欄桿處,往下望去,見是昨日送他們來回的季家小廝。那小廝正仰著頭,一臉焦急地朝樓上張望,見到宋芷便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來。
宋芷見狀,便快步下樓,走到小廝面前。
小廝季才見宋芷出現,連忙上前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我家少爺派我來問一問,小大夫今日可得空閑去府為我家夫人號一號脈?。”
宋芷點點頭,“你且稍等片刻,待我和師父吃過早食,便同你一道回去。”
季才聽宋芷愿意同他一道回去,心中頓時松了一口氣,臉上露出感激之色,連連道謝:“多謝小大夫,多謝小大夫!”
這下他算是可以與少爺交代了!
宋芷擺了擺手,旋即轉身上到了二樓廂房,同師父舅舅一道用了早食后,又同周煜招呼了一聲,這才隨季才一同往縣衙趕去。
馬車緩緩駛入主街,清晨的華陽縣與昨日傍晚時分截然不同。
街道兩旁多了許多叫賣早食的小販,熱氣騰騰的包子、香氣撲鼻的油餅,引得行人駐足。
街上的行人也比昨日多了不少,雖不算熙熙攘攘,但也顯得頗有生氣。
宋芷透過車窗看著外面的景象,心中暗自思忖:“看來華陽縣還是有活力的,只要讓百姓們的錢包鼓起來,將來未必不是她的消費市場。”
不多時,馬車抵達縣衙側門停下。
衛常遠照舊留在馬車上,鄭大夫與宋芷則跟著季才進了內院。
今日,季陶破天荒地沒有一大清早去前頭辦公,而是一直陪在妻子身邊。
聽到宋芷和鄭大夫抵達的消息,他連忙起身迎了出來。
“勞煩二位走這一趟,辛苦了!”季陶朝兩人拱了拱手,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激。
“季大人客氣,不知季夫人昨夜睡的可好?可有何不是?”宋芷跟在其后問道。
“昨夜內子睡的不錯,瞧著也比昨日精神了些。”季陶一邊回答,一邊將二人引進屋內,請他們為妻子看診。
宋芷先上前,輕輕搭上縣令夫人的手腕,凝神細聽脈象。
片刻后,她松開手,對鄭大夫道:“師父,夫人的脈象較昨日有所好轉,氣虛血虛之癥仍在,但血瘀之象已有所緩解。”
鄭大夫點點頭,也上前為季夫人把脈。診脈結束后,他問道:“季夫人今日感覺如何?可有哪里不適?”
“今日感覺比昨日好些,頭沒那么暈了,身上也輕松了些。”
宋芷又仔細看了看季夫人的面色和舌苔,發現其面色雖仍顯蒼白,但已不似昨日那般黯淡無光,舌苔也由昨日的厚膩轉為薄白。
她轉頭對鄭大夫道:“師父,夫人的癥狀在好轉。昨日開的那藥我看還可再吃三天,三天后直接換成補氣血的方子,您看可成?”
鄭大夫點頭,“可。季夫人目前氣血仍有不足,你再為其行一次針,以助其疏通經絡。”
宋芷聞言,在腦海里過了一遍,隨后報了幾處穴位,及其相應功效后,詢問師父可對癥。
這一次鄭大夫捋了捋胡子,微微頷首,表示可行。
宋芷在得了師父的首肯后,便取出銀針,手法嫻熟地為縣令夫人施針。
她一邊施針,一邊輕聲安撫道:“夫人,稍有些酸脹感是正常的,您放松些。”
縣令夫人點點頭,閉目養神。片刻后,施針結束,宋芷將銀針一一取下,又為夫人把了一次脈,確認脈象平穩后,才算作罷。
季陶見夫人神色舒緩,心中大定,連忙向宋芷和鄭大夫道謝:“內子能有今日的好轉,全賴二位悉心診治。季某感激不盡!”
鄭大夫擺擺手,語氣謙和:“季大人言重了。季夫人情況已經無虞,后續只需安心休養,不必過于憂心。”
“稍后我再給大人寫一副補氣血的方子,曾大夫的方子吃三日,這一副新方子再吃七日即可!”
季陶連連點頭,將人領到外室,親自備了筆墨供鄭大夫謄寫藥方。
在師父寫信的間隙,宋芷適時開口道:“大人,恕民女冒昧,民女有一想法想同大人提議。”
季陶對宋芷的印象十分好,見她如此說,點頭示意道:“但說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