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宋芷回屋后,并沒有立即休息,而是先拿出了先前記錄的筆記,以及人體學會圖開始復習起來。
原先因為水泥作坊剛運作,人手不足,師傅便被請去了幫忙,如今四五日過去,宋族長也捋清了頭緒,師傅他老人家也算是得了空閑出來。
宋芷想著今日重新復課,師傅必然會好好考校她。
于她而言,自是不敢怠慢,仔細在腦中復盤筆記上的每一種脈相對應的癥狀,以及記誦人體的穴位,極其對應經絡走向。
待過了午時最熱的那一段時間,隔壁傳來了叮叮咚咚的砌墻聲,以及說笑聲。
宋芷便知時辰不早了,她起身收拿好筆記,同正在編織的小妹說了一聲后,抬腳便去了師傅家中。
“阿芷來了啊,快過來坐?!?/p>
“這些日子為師忙著外務,也沒有過問你學習情況,那人體穴位圖可記下了?”
宋芷乖巧的點頭。
鄭大夫便欣慰的捋了捋稀疏的胡子,“那好,我來考考你!你且說說曲池、三陰交、大椎、中腕這些穴位在何處?”
宋芷一一指出。
鄭大夫點點頭,繼續考校道:“你且說說散脈與微脈、虛脈與實脈的區別?!?/p>
“散脈脈搏散漫無序,來去不明,常見氣血耗散、臟腑衰敗之人,微脈脈搏呈極細極軟,似有若無,常見久病氣血虧損、陽氣衰微之人?!?/p>
“虛脈舉止無力、按之空豁、常見久病體虛、氣血兩虧之人,而實脈充盈有力、正氣旺盛.....”
宋芷仔細一一作答。
鄭大夫頗為滿意的點點頭,“不錯,不錯,看來這幾日你確沒有懈怠,那好今日為師便先與你講一講這針灸之法?!?/p>
學習針灸只熟記人體學會圖這些還不夠,其中的學問包羅萬象,既要有一定的醫理做支撐,還要對臟腑脈絡有一定的認識,同時還要了解病因病機。
三者結合缺一不可,也只有了解了其理論,后續咱們再談針刺手法。
說完了這些,他從書案上拿起了一本厚厚的醫書,遞給宋芷,“這本書有些厚,也是我近期剛抄錄完的,這本書上講的就是最基本的基礎理論。
“從陰陽五行,衍生到其中的相生相克的關系,及其人體臟腑、經絡之間的相互關系。”
“先前我已經帶你辨識過草藥,以及記誦了相應的脈相經絡,如今回頭再來學這些知識,你心中也已經有了些許概念,不會生澀難懂?!?/p>
“今日為師便從書中理論開始說起,首先,你須得知道何為陰陽,所謂陰代表著柔、寒、靜、俱有收斂特性;陽則代表著剛、熱、動、充滿生命力?!?/p>
“兩者之間相互依存、相互轉化、同樣的陰陽平衡是人體健康的基石,陰陽失衡這會導致疾病的發生。”
“所謂五行在醫理上與臟腑、經絡、情志等密切相關,調節五行平衡以達到身體的平衡....”
鄭大夫就這樣又給宋芷講了一個多時辰的基礎醫理后,終于是結束了今日的課程。
“今日就到這里,你也與我學了一段時日的脈相,今日又開始學習針灸,但你若是想要醫術上有所進益,光靠熟背書本上的這些知識是不夠的?!?/p>
“這樣吧,往后我出門看診,你便隨我一同前去,只有多摸多練多看,才能更深刻的體會其中的奧妙來。”
宋芷忙站起身,拱手鄭重道謝,并表示自己回去后一定勤加練習幫人號脈。
世上的事情就是這般巧合,這邊師徒兩人剛說完今后的教學內容,門外便傳來了村民們焦急的呼喚聲。
“鄭大夫,鄭大夫,還請您快隨我走一遭?!?/p>
鄭大夫站起身,見對方一副火急火燎的樣子,當即詢問道:“這是發生了何事?”
那村民們跑的急,一邊扶著門框喘著粗氣,一邊答道:
“廣云叔家的陳嬸子在院子里摔了一跤,人摔在地上爬不起來,我也不知她摔倒了何處,也不敢貿然將人抬回房間里,您幫忙看看去吧!”
陳氏的身子骨他知曉,每年總要病上一兩回,這樣體弱的人再摔一跤,那可是有致命的危險。
鄭大夫當即就要折身回屋拿藥箱去,
哪知老伴卻是很有默契的先一步,拿了藥箱遞了過來,“快去瞧瞧吧,人應該摔的不輕?!?/p>
不待鄭大夫伸手接過,宋芷很是有眼力見的接過師傅的藥箱,跟著師傅便往宋廣云的家中走去。
一路上,鄭大夫問起病人的情況來,“人是什么時候摔倒的?現在人可清醒著?”
村民連忙回道:“人是醒著的,就是陳嬸子自己高聲喚人,我家里人這才聽到了呼救聲,出來查看,就看著陳嬸子倒在了菜地邊上?!?/p>
她有些后怕的自顧自道:“廣云叔在村中作坊做活兒,二吉三吉在外頭幫人盤炕,也幸好嬸子還清醒著,不是嬸子自己呼救,我們還真發現不了。”
而鄭大夫聽到人還清醒的時候,提著的心倒是稍稍松了一口氣。
宋芷跟著鄭大夫到達宋廣云家時,迎面正好撞上匆匆從作坊中跑回來的宋廣云。
他顧不得先與鄭大夫打招呼,直接一骨碌先沖進家中。
待見到老伴還清醒時,原本提著的那口氣忽的一泄,腳下一軟直接癱坐在了地上。
倒地后的陳氏見狀,急的直掉眼淚,她想要爬起來去見老伴的情況,現實卻是手腳發軟,隨著她的動作,右手手拐處一股鉆心的疼痛襲來。
鄭大夫見狀,忙三兩步走上前,止住了陳氏的動作,“你別急,莫要亂動!”
宋廣云見老伴為他著急,也忙出聲安慰道:“你莫要亂動,先讓鄭大夫瞧一瞧,我方才就是跑的太急了,這會子有些喘不過來氣,不礙事的!”
陳氏見老伴安穩,焦急的情緒這才平復下來。
鄭大夫見陳氏的情緒慢慢穩定住了,溫言安撫道:“你別緊張,先放松,待我先與你號一號脈。”
于是鄭大夫先是給陳氏把了脈,又看了其面色,舌苔,最后詢問她身上還有哪里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