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買地,宋芷這才想起還有這件事來。
她下意識的詢問道:“阿奶,咱們家后山的荒地已經過過戶了嗎?那片地一共有多少畝?”
“你族長爺爺昨日說已經同里長知會過了,應是這兩日就能去縣衙過戶,族長來量過說是有八畝地。”
“那能不能同族長爺爺說一聲,將咱左側的空地也給買下來!我瞧著也有二畝地,將來我或許開個作坊什么的,先想地買下,有備無患。”
“你還要開作坊?”吳氏有些詫異的問道。
宋芷點點頭,“我是有這個打算,現在艾草皂、青草膏生意漸漸上了正軌,光靠我一人自是不成。”
“我想著干脆直接開一個作坊,以后由大伯、大哥管著這生意,除了固定的工錢,待到年底,大伯與大哥也參與分成,我看就四六分吧。”
宋友山聽侄女要分這么多利給他,當即就不同意道:“給了工錢也就成了,怎么好還要讓你分利,好事不都給咱占去了!”
宋友山還是那種想法,弟弟臨走前,將妻兒交到他手中。
他已經有違弟弟托付,沒能照料好幾個小的。
現在厚顏靠著阿芷養家,還拿她開的工錢他心中已很不是滋味了,如何還好意思要分紅。
一家人都知曉兒子/大伯的心結所在,宋芷只得改口道:“那這是我給大哥分的利。”
哪里知這大哥同大伯一樣,不肯要這分紅。
他們一家受了小叔的恩惠,他雙親聚在,可堂妹堂弟們只有這點子生意傍身。
他如何有臉再要三個孩子將來的傍身錢?
宋芷求救似的看向吳氏,
吳氏知曉兒孫的心思,也懂孫女的好意。
她權衡了一下,最后開口道:“都是一家人,阿平想著不能占弟妹們的便宜,這一點我支持。”
“阿奶....”宋芷開口欲言,卻是被吳氏抬手止住。
她繼續道:“你妹妹如此決定,自然也有你妹妹的考量在。”
“你們現在心中沒有意見,覺得這都是應該的,待阿芷生意越來越紅火,你們越來越忙時,你們心中會不會滋生不滿?”
宋友山,紅著臉道:“娘,我不會!覬覦幾個孩子的東西,那我成什么了?”
吳氏今日就是要將話挑明,見兒子如此態度,她心中滿意。
但面上還是板著臉道:“你是沒意見,若阿平將來討了媳婦,人有意見呢?”
“這一點阿芷做的就很好,做任何決定之前,先將目光放的長遠一些,先將最容易引發矛盾的利益定好。”
“你們要理解她的用心,她也是想要這個家永永遠遠和睦下去的。”
“阿芷此舉我支持,只是這幾件物什的配方,以及做法都是阿芷自己搗鼓出來的,分成比例要改一改,我看就按二八分吧。”
“你跟阿平一人一成,另外八成就是阿芷的!你們可有意見?”
話都說到了這般透徹,眾人哪里還有意見,紛紛搖頭,于是這件事就這樣定了下來。
晚飯后,吳氏也沒有急著去休息,而是去了后頭幫著孫女打下手。
宋芷在一旁過濾艾草薄荷油,吳氏則在一旁幫著碾艾草汁。
期間宋芷想到今日在鄭家發生的事情,便有意打探道:“阿奶,伯娘再給大哥相看人家了嗎?”
吳氏沒懷疑孫女為何會有此疑問,一邊搗著艾草、一邊回答道:“這不是家里在弄房子,一事也沒抽出個空來,待到家里拾掇清,就尋媒人給大哥說親了!”
“那阿奶,你們要給大哥找個什么樣的媳婦?”
“作為長孫媳婦,第一條自然是人要勤快,落落大方的。”
還有一句吳氏沒說,不能心眼太小,容不下人的。
他們現在雖然分了家,但照顧阿芷他們姐弟三人的責任卻是仍然在的。
若是娶一個太過精明算計的,那家里哪里還有什么太平日子過。
宋芷歪頭想了想,那鄭姐姐還蠻符合阿奶他們的標準的。
只可惜,大哥不給力。
宋芷悠悠的嘆了一聲。
吳氏見著了孫女嘆氣,停下手中的活兒,忍不住問道:“這是怎么了?怎么還嘆起氣來了?這是擔心你大哥尋不著媳婦?”
宋芷自是不好將今日鄭家發生的事情同阿奶他們說。
畢竟這也關系著女孩子的聲譽,她搪塞道:“我就是想著,是我們連累了大哥,害的他這么大了還找不著媳婦。”
吳氏擔心她想起了傷心事,揉了揉孫女的腦袋,安慰道:“都是一家人,說的什么傻話。”
“這是你大哥的正緣還未到,命中注定成婚要比旁人晚幾年,算命的說你大哥的好日子在后頭呢!”
宋芷不由雙眼放光,好奇的追問道:“阿奶,是真的嗎?你莫不是哄我開心?”
吳氏見孫女一臉八卦的模樣,哪里有一點傷懷的樣子。
她忍不住點了點孫女的額頭,“前些年村上跟你大哥一樣大的孩子都定了親,成了婚,你伯娘心急,便拉著我去大集上尋游方道士算命,是那道士親口所言,如何做得了假。”
祖孫兩人一邊忙活,一邊閑聊著往事,不知不覺已是月上中梢。
銀色的月光透過窗欞,撒在木桌上,宋芷意識到時辰不早,于是止了阿奶手中的活兒,拿這油燈先將人送回隔壁。
如今老宅新砌的院墻也留了側門,吳氏歸家也不必繞到大門,直接從院中的側門穿過就成,十分便捷的緊。
一夜好眠,翌日,宋芷照舊如常拿了糕點,以及先前答應周掌柜的三十盒青草膏出門了。
宋芷走在出村的路上,她便看到三五成群的陌生面孔,出現在村道上與村民們大聽盤火炕一事。
經過昨日一番發酵,各個村落的里長、村正回去后便同鄉親提及了盤火炕一事。
有些村民不相信,竟然有能一邊做飯,一邊就能取暖的物什,一大清早,紛紛跑到了宋家村來想要看一看那火炕。
村民們在聽了來人的請求后,很是大方的邀請來人進家參觀。
而那些掌管城內住戶的街道司使動作最快,回去后與城內的住戶、商戶一合計,昨日便派了人來預定宋家村村民今日去城中幫忙盤炕。
且他們人住在城里,手中也不差那點錢帛,考慮到縣令大人在全縣推廣這土炕,還是決定先下手預定了人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