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yù)定好羊毛后,宋芷又去了一趟豬肉攤位,買了些排骨以及豬板油后,這才領(lǐng)著小弟折回雜貨鋪子,拿上方才買賣的貨物出城歸家。
姐弟兩人回到家里,宋芷先將手中的肉交給小弟,讓其先送回老宅,她則背著東西回到了后院工作室。
此時的吳氏正按照孫女的吩咐,將艾草以及薄荷搗碎,宋安以及宋成則在一旁幫忙打下手。
見孫女提著許多東西歸來,吳氏忙停了手中的活兒上前幫忙,“這是又買了些什么?”
“我買了現(xiàn)成的麻油做青草膏,如此便能便捷許多!”
“這麻油也成?”吳氏好奇問道。
“都是油,一樣有潤膚去燥的功效。”宋芷回道。
“對了,阿奶現(xiàn)在鋪子里的胭脂盒,最低的定價為六文錢,我想自己找窯廠,定做專門的瓷盒,若是咱們定的量大說不得還能在降低些本錢。”
“我今日就預(yù)定出去了五百盒艾草膏,后續(xù)這小盒子恐怕不夠。”
“阿奶你幫我去窯廠走一趟,問一問定做三千個這個小圓蓋盒須得多少錢?若是價錢公道,往后咱們就與他們長期合作。”
說罷,宋芷從桌上拿了一盒裝了青草膏的小圓盒遞給吳氏,“就按照這樣的尺寸來定就成,也不需要多繁復(fù)的工藝,簡單質(zhì)樸就成。”
吳氏接過小圓盒,應(yīng)承道:“成,這事兒你就交給我,待會我給你走一遭。”
與阿奶交代完接下來的安排,宋芷便忙活了開來,有了現(xiàn)成的麻油,宋芷直接往搗碎的汁液之中倒入麻油放在一旁靜置。
之后便是用小泥爐子熬豬油、羊肉做艾草皂。
得益于家中時常熬油做艾草皂,現(xiàn)在兩個孩子在見到阿姊熬豬油渣時,也不會盯著鍋里直流口水。
熬好的豬油、羊油被放在一旁靜置放涼過濾。
宋芷因著自己時常要做艾草皂,她在空閑時,一次便準(zhǔn)備了充足的草木灰堿水,如此下次再取用時,便可便捷許多。
待造化反應(yīng)完成,豬油變成粘稠的液狀時,宋芷將之倒入模具之中,讓其靜置定型。
期間宋芷不想中斷手中的活計,午食也是由小妹送過來的。
待忙好這一切,時間已過了午時。
宋芷利索的收拾好房間,隨后催促幾個小孩回屋休息,她則拿起了昨日記錄的筆記,溫習(xí)鞏固一遍。
待確認(rèn)自己都記下后,宋芷也瞇了小半個時辰,直到隔壁傳來了叮叮當(dāng)當(dāng)?shù)钠龃u聲,她這才一屁股從床上坐起。
她忽的一動,也驚醒了睡在身旁的小妹。
她揉了揉眼睛,喚了一聲。“阿姊。”
宋芷摸了摸她的腦袋,“時辰不早了,我得去師傅家,別讓小康睡太久,一會兒喚他起來,不然夜里該睡不著了。”
宋歡語氣里還帶著一絲睡意,甕聲甕氣的應(yīng)和著。
宋芷起身拿上筆記,又帶著昨日做好的牙粉以及青草膏,徑直去了師傅家里。
一如往常的考校,學(xué)習(xí)新的脈相知識,待到課業(yè)結(jié)束時。
宋芷拿出了青草膏以及牙粉,“師傅,這是我自制的鎮(zhèn)靜止癢的青草膏,以及可以固齒、預(yù)防口瘡的牙粉,您留著試一試。”
鄭大夫笑瞇瞇的道了一句,“你有心了!”
說罷,很是驚奇的打開一盒青草膏,一股薄荷的清香之氣瞬間撲面而來,“這是用薄荷、艾草做的?”
宋芷毫不避諱的連連點頭。
他伸手抹了一點在皮膚上,冰冰涼涼,甚是清爽,他高興的折身朝老伴喚了一聲,炫耀似的道:“你瞧這是阿芷做的青草膏,在這蚊蟲多發(fā)的季節(jié)使用甚至不錯。”
王氏也試用了些許,頗為驚艷的道:“別說,還真不錯。”
見老伴一臉驚嘆的模樣,鄭大夫更高興了,他順勢打開另一盒牙粉,放在鼻尖嗅了嗅,“這里頭有,花椒、薄荷...”
又聞了聞沒能繼續(xù)分辨出其他藥材來,他又沾了些細(xì)碎的粉末放在嘴里嘗了嘗,“里頭還加了鹽?至于這粉末之中可還混合了其他,為師倒分辯不出了!”
“我還放了防風(fēng),細(xì)辛、補骨脂、石膏。防風(fēng)、細(xì)辛有清熱、散寒的作用,對于預(yù)防牙齦紅腫很是有效,補骨脂有固齒作用,石膏有清潔作用。”
“師傅,你看我這樣組合可有什么問題?”
鄭大夫見自己的小徒兒,這才辨識草藥沒多久,竟能學(xué)以致用而且自己組合的方劑十分恰到好處。
他高興的捋著胡子和煦的笑著道:“不錯,不錯,這副方劑既能清熱散寒,又能固齒護(hù)齦,實為巧妙。”
“尤其是你將鹽加入其中,不僅能增強清潔效果,還能調(diào)和藥性,使得整個方劑更加平和,適合日常使用。”
“不過,”鄭大夫話鋒一轉(zhuǎn),眼神中透露出幾分嚴(yán)謹(jǐn),“藥材雖好,用量亦需斟酌。”
“你要知曉不同的人體質(zhì)不同,對某些藥材的反應(yīng)也會有所差異。”
“而且每種藥材的性味歸經(jīng)不同,過量則可能傷及人體正氣。你須得掌握好各藥之間的相互作用及適宜劑量,方能確保此方安全有效。”
鄭大夫自是不知這固齒的方子是醫(yī)書上所記,他只是想叮囑小徒弟配伍藥材時須得多方考量,不可馬虎大意。
宋芷聞言,神色肅穆的點頭稱是,“多謝師傅教誨,徒兒定當(dāng)謹(jǐn)記于心!”
鄭大夫見小徒弟不驕不躁,態(tài)度端正,心中越發(fā)對她滿意了。
他緩和了聲道:“成了,去與慧兒一道將今日所學(xué)整理出來吧。”
宋芷恭敬與師傅行了一禮,拿著筆記,小跑著朝她直招手的鄭慧跑去。
一旁的王氏看著老伴翹起的嘴角,舊事重提道:“你覺得,咱們與阿芷家里頭親上加親如何?”
說罷,她還指了指湊在一處的兩人,“你瞧,她倆關(guān)系多好,那吳氏為人也是個謙和的,咱們慧兒嫁過去肯定不會受氣。”
見老伴的目光看向了有說有笑的兩人,王氏繼續(xù)道:“現(xiàn)在阿芷家里頭日子是越過越好,將來不定有多少人想與她家結(jié)親呢,你可想好了,若是錯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鄭大夫知曉老伴分析的都對,但婚姻之事,雖說是講究個媒妁之言,但孫女是個什么想法,還是要問一問那孩子的意思。
鄭大夫沉吟片刻后道:“這事兒,咱們也別剃頭刀子一頭熱,你私下底問一問慧兒想法,咱們雖說是為她好,但也要孩子心里頭愿意才是!”
王氏見老伴松了口,她點點頭,“成,回頭我問問慧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