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錢家仆從與宋族長簽訂預定水泥的契書,那邊錢子旭不忘拉著宋芷繼續方才未盡的話題。
“宋小娘子,我這有一個想法,不知你意下如何。”
“錢公子請說。”
錢子旭輕咳兩聲,不動聲色的提議道:“是這樣的,這毛線帽子無論是從保暖,還是從樣式上來說,都很不錯,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單調了些。”
“若是能同布料一般,染出不同成色的來,那織出來的帽子肯定更受歡迎。”
“你看這樣可成,你將這線交由我來染色,屆時織出來的帽子,留給我一定的貨物你看如何?”
錢子旭想到的是,就算不能獨家拿下這門買賣,但他們還是可以合作的啊。
幫其染色既有利可圖,并且還能及時拿到貨。
就憑他敏銳的直覺,這羊毛帽子一旦面市,必然會被搶購一空。
此刻他一定要將此項合作促成。
宋芷詫異的看了一眼錢子旭,沒想到對方這般敏銳。
其實她一開始便想著做植染的,例如板藍根的葉子,菊花、這些都可以用來給羊毛染色。
只是這些染料難尋,而且還需大量的時間精力來做此事,她一時之間沒急著動作。
這會聽到錢子旭的合作提議,她下意識的就問道:“你在縣城也有染坊?”
為了促成這次合作,錢子旭胸脯挺得筆直,自信滿滿地說:“你聽說過織染布莊嗎?在京城可是很有名的。”
“無論是織造工藝,還是染色技術,甚至是布料的花色圖案,都是獨一份兒的存在。”
他有些傲嬌的繼續道:“這布莊可是我家的產業!”
宋芷輕輕搖頭,神色淡淡的道:“沒聽說過!”
錢子旭只感覺自己就像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一般,沒有激起任何波瀾。
但他并未氣餒,繼續游說道:“如果你愿意合作,我可以在這縣城開一家布莊,并且將那些手藝好的染色師傅請來。你覺得這個提議怎么樣?”
這就顯的十分有誠意了,有經驗老道的師傅幫其染色,她便不用花時間與精力在染色上。
宋芷心中很是心動,但她面上卻是不顯,“那這染色的價錢?”
錢子旭忙到:“這個你放心,一些常規植染,如用到的柿葉、冬青葉、栗殼這些都是很便宜的植染材料,我們只收一個工費以及染料的本錢如何?”
“只要宋小娘子,將勾出來的帽子留給我三成,實在不行,兩成也行!”
錢子旭這是下了本錢了,勢必要將此次合作達成。
對方條件已經開的如此優渥了,宋芷想不到什么理由要拒絕,于是很是爽朗的笑道:“成,那我就等著公子的布紡開業了!”
錢子旭咧嘴笑開,連連點頭道:“宋小娘子放心,我回去后便選址籌辦,不出一旬這布莊便可開業。”
一想到這毛線帽子在京中的火爆場面,自己在大哥面前也能挺直了腰桿,錢子旭便待不住了。
又見隨從已經與對方簽好了預定水泥的契約,他便起身同宋芷道:“那這件就這樣定了,那什么,我們先回去了!”
宋芷與宋族長一行人,將錢子旭送出門外,待其騎馬離開后,宋族長也是興沖沖的同宋芷告辭離開。
此刻的宋族長內心很是激動,村中的水泥作坊,這是開了一個好頭啊。
這縣令大人還未領人來參觀呢,他們一下子便賣了十兩銀的水泥。
這要是水泥在縣城推廣開,他們能賺多少錢啊!
一想到這兒,宋族長內心便忍不住的激動,更是恨不得立時便回去同大伙兒說這個好消息。
宋芷將興沖沖要離開的宋族長喚住,又同她說了一件喜事,“族長爺爺,我這里可能需要人手幫忙鉤帽子,你順道幫我問一問村中的嬸子,姐姐妹妹們,可有人愿意來我家幫忙的!”
“我一日先按照十五文錢給她們發工錢,若是做的好,后續還有有額外的獎勵。具體細節到時候我見到了嬸子們再詳談。”
“當然,我也有最低要求,若是再學習過一陣后仍舊勾不出來,或是給我磨洋工混日子,這人我也是不會再用的!”
宋族長完全沒有在意宋芷最后一句話,他的腦海里只聽到了這孩子要雇傭村人做活兒,一日竟還有十五文錢。
要知道一名成年男子,尋到的活兒也不過一日只有十五文錢,更別談額外獎勵了!
他心中驚詫,有些不確信的追問道:“你的意思是,半大的孩子也雇?”
宋芷連連點頭,“只要對方能勾出來,不論多大年紀,我都收,只不過族長爺爺我丑話說在前頭,來我這勾毛線帽子,便不可以將我這里學到的技術偷傳出去。”
“我這小本生意,現在還處于萌芽發展階段,若是給那些財大氣粗不差錢的大家族學了去,對方財大氣粗,砸錢,砸人!我還拿什么與旁人競爭?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其實她還有一種更保險的做法,便是直接買人回來,買來的人賣身契都捏在她的手里,斷然不敢做背叛主家之事。
如此她擔心的事情,也不會發生。
但宋芷還是首先想要給村里的鄉親謀一些福利。
若是連她這個受過鄉鄰照拂的人,都不愿意拉鄉親一把,外人又如何會幫扶他們?
宋族長聽出了宋芷的顧慮,他連連保證道,“沒錯,沒錯,這事你放心,你給我們提供了賺錢的機會,我宋氏族人,絕跡不允出現這等端碗砸鍋,忘恩負義之人!”
宋芷見宋族長一臉嚴肅,表情十分鄭重。
她便笑道:“多謝族長爺爺能夠理解,我也是先將丑話說在前頭。”
“不過我也不是一點不為大家伙兒考慮,凡是來此幫忙勾帽子的鄉親,只要在我這里待滿五年。”
“五年期滿后這勾毛線帽子的手藝便是鄉親們自己的,大家伙兒是自己勾毛線帽出去賣,還是教授旁人,我都不再過問!”
“這就像拜師學藝一樣,須得幫師傅干幾年活兒,待到出師那日便可自由接活兒,我稱這個叫五年服務期,期滿鄉親們的意愿,我都不會再過問!”
宋族長心中卻是清楚,這與拜師學藝又哪里一樣。
且不說拜師學藝根本沒有工錢,往往還需承擔師傅家中的雜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其間辛苦自不必言。
更甚者,有些師傅還會保留一手絕活,不輕易傳授,生怕徒弟超越了自己,斷了自己的飯碗。
宋族長深深的看了一眼宋芷,感慨的道了一句,“好孩子,你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