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老宋家便早早的準備起今日搬家事宜。
吳氏領著兒媳一早便去了隔壁打掃新屋子,宋芷則領著幾個小的在屋里收拾家當。
其實屬于他們的東西也并不多,只幾身粗布麻衣,一些床單褥子之類的。
從柜子里翻出的褥子,聞著有一股霉味。
而且一點也不蓬松軟和,用這樣的被子御寒,難怪小康這孩子每到冬日里頭都要犯病。
這板結發硬的被子,如何能暖和呢?
宋芷決定,待忙過了今日,便將家中的御寒物什全都準備上。
宋芷簡單的將衣服用包袱裹起來,交由兩個小的拿著,她則抱著床單褥子往隔壁的新家去。
此時婆媳兩人已經將新房子,清掃了一遍,水泥抹成的地面
瞧著十分干凈整潔,比原本灰撲撲的地面要很好多。
吳氏瞧著這樣的地面,也忍不住心動的對兒媳道:“待回頭咱們盤火炕時,也將這地面抹成水泥地,瞧著多敞亮啊!”
楊氏一邊拿著艾草熏屋子,一邊連連點頭,“到時候,咱們也學著阿芷這邊院子的布局,在院子里抹一條可供人走的水泥路,這樣即便是下雨天也不怕弄臟鞋了!”
宋芷領著弟妹進屋時,便聽到婆媳兩人對話,她十分干脆的道:“也別等了,我看今日下晌沒事,就讓大伯去磚窯將磚頭買回來砌院墻,盤火炕。”
“趁著現在縣令大人還沒來村里視察火炕,水泥作坊還沒正式運轉起來,大家都有空閑,咱們趕緊將家里的事情收拾妥當。”
“這樣即便是請媒人上門來說親,咱們也更有底氣不是!”
這話說的十分有道理,吳氏毫不猶豫的便應了,“成,那等你大伯從縣城采買回來,我便同他說。”
幾人在家里洗洗涮涮,鋪床疊被。
因為兩個小的依賴宋芷慣了,又剛到陌生的環境,加之也沒有那許多床單被褥。
兩個孩子仍舊還是同宋芷一個屋。
當然不一樣的便是這新屋子床要比原先的大上一倍不止。
莫說只睡她們三人,便是再多睡上兩個成人也使得。
另一邊去了縣城的父子兩人,選擇了兵分兩路。
宋平先去味悅坊送糕點,隨后去集市采買今日魚和肉,以及炮竹,香燭等一應物什。
宋友山則去了鐵匠鋪子給新家挑選鐵鍋,常規尺寸的鐵鍋,鐵匠鋪子里到時有現成的,無需提前預定。
宋友山按照灶臺的尺寸,與鐵匠買了兩口鍋后出門,隨后又去了隔壁賣陶盆、瓦罐的鋪子。
掌柜的一看到宋友山手中提著的兩個大鐵鍋,忙熱情的招呼道:“這位客官需要些什么?本店瓦罐、陶缸、陶杯、陶碗應有盡有,且價錢實惠,童叟無欺!”
與從前畏畏縮縮的采買不同,這一次宋友山直接開門見山的問道:“掌柜的,陶盆、陶碗、陶碟這些都是怎么賣的?”
掌柜的一聽臉上的笑意更甚,熱情介紹道:“陶盆根據大小不同,價錢也不同,最大號的五十文一個,中號的四十五文一個,小號的三十五文一個,碗碟也是一樣,價錢在八到十二文一個,但看客官想要哪種?”
掌柜的說罷,就將人往貨架子邊領,示意其自己挑選。
宋友山指了一套中等大小的碗碟,問道:“這樣的多少錢?”
“這種的十文錢一個,若是客官買十二個,也就買一打總價還可以讓五文錢,也就是一百一十五文錢。”
宋友山按照侄女的要求,挑選了十二個大小不一的洗漱陶盆,以及一打陶碗、一打陶碟、一打陶杯。
“掌柜的你看我買了這么多,能不能再便宜些?”
掌柜的見對方一下子挑選了這許多,高興的眼睛都瞇起來了。
最后雙方一番討價還價,掌柜的最終在總價的基礎上又讓了十文錢,還送了幾個有瑕疵的陶碗。
陶碗并無缺口,只燒制時略微有些變形,并不影響使用。
雙方對此次交易都很滿意。
宋平提著肉食尋來時,便見著他爹正一件件往背簍里裝器具。
見著了兒子來了,宋友山忙道:“你來的正好,這些陶盆你抱著,家里還等著,咱們快些回去。”
父子兩人背后背著背簍,手中抱著陶盆匆匆出了城,沒讓車夫繼續候著,包下牛車后匆匆歸了家。
待到父子兩人回到家中,鄭大夫已經來了。
鄭大夫親手寫了寓意幸福美滿的對聯、福字貼在了新家的大門上。
鄭慧也捧著一個米桶來,米桶內藏有紅包,同樣的寓意五谷豐登、豐衣足食之意。
宋芷先領著師傅一家參觀了一番新宅,不時同王氏介紹起火炕的好處來。
“咱們北地到了冬日冷,明日我正好要給阿奶他們盤炕,趁著村人現在還不忙,師傅我也給你們盤個炕吧。”
鄭大夫欣慰的捋著稀疏的胡子,笑著點頭,“你有心了。”
相較于瞧著硬邦邦的土炕,鄭慧更喜歡這干凈平整的水泥地。
見她爺同意盤炕,她適時開口道:“阿爺,咱們也去作坊里買些水泥回來,做成這樣的水泥地,瞧著多敞亮呀!”
不待鄭大夫應下,宋芷便搶聲道:“這事兒不難,待明日開工,我一并同村中的叔伯交代了。”
宋芷在新居中陪伴著師傅一家,閑話家常。
而另一邊,婆媳二人在廚房里井然有序地忙碌著,配合默契。
不過短短一個時辰,餐桌上便擺滿了佳肴,三道香氣撲鼻的葷菜與五道清爽可口的素菜。
宋友山將供桌擺放好,炮竹聲一響,宋芷領著兩個孩子,恭敬地祭拜了家中的神明,祈求平安順遂。
祭拜完畢后,眾人圍坐在餐桌旁,氣氛溫馨而歡樂。
宋芷舉起杯盞,高興的道:“今天真是個好日子,我們姐弟三人正式喬遷新居。在此,我要謝謝阿奶和伯娘,感謝你們一早的辛勤付出,謝謝師傅前來,我以果茶代酒,敬你們!”
眾人紛紛響應,端酒的端酒,捧果茶的捧果茶,熱熱鬧鬧的吃了一頓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