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處破舊的小院中,一位年輕的婦人柳氏正坐在斑駁的門檻上,無聲垂淚。
一旁,滿頭銀發的老婦人同坐在不遠處的石階上,手里拿著一塊已經褪色的手帕,不時地擦拭著眼角的淚花,嘴里發出低沉而無奈的嘆息。
過了許久,老婦人似乎終于消化了現狀,她緩緩站起身,蹣跚地走到兒媳身旁,用那雙布滿皺紋的手輕輕拍了拍兒媳的肩膀。
老婦人的聲音里帶著一絲寬慰,“罷了,那洗衣的活計沒了就沒了,咱們總能想到別的法子活下去,反正事已至此,就莫要往心頭去了。”
柳氏抬頭,淚眼婆娑地望著婆婆,眼中滿是自責與無助:
“可是娘,夫君在軍中還不知何能回來,咱們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全指著我這點漿洗衣衫的微薄收入度日!”
“這次不小心洗壞了主家的衣物,不僅沒了工錢,還連累了咱們的名聲,往后哪家還敢用我?”
老婦人聞言,心中亦是難受的緊,可她也知曉這個時候在責怪兒媳,也于事無補。
于是她拍了拍兒媳婦的手,寬慰道“天無絕人之路。”
“明日,我就去城中走走,看看有沒有哪家需要幫忙做針線活或是漿洗的活計,總能找到些營生。”
“至于你,也別太自責,日子還長,咱們一起想辦法。”
婆媳兩人正互相安慰著,忽的一道驚喜的叫聲從遠處傳來。
“娘,娘,你快來,有人要雇傭你做活兒!”方才那瘦削的男孩,一邊高興的往家中跑,一邊高聲喚道。
柳氏聽到這話,忙從地上站起身,一把抓住了跑到他門前的兒子,神色有些激動的問道:
“這可是真的?真的有人要雇傭我做活兒?做什么活兒?你可問清楚了?”
丟了漿洗衣裳的活兒,他們一家哪里還有收入來源?
此時的婦人就像溺水之人終于抓住了一個救命稻草,心中滿是希冀。
男孩此時心中也急切,方才那般多的小伙伴也回去家里尋人了,他深怕他們去的晚了人就招滿了。
說罷,男孩一邊氣喘吁吁的拽著婦人往外走,一邊回答道:“千真萬確,那位姐姐說是去幫家里搶收,一日就能得二十文錢,而且工錢當日現結!”
“娘,這會子人就在巷口,咱們快些去,晚了那位姐姐找齊了人手,就沒咱們事了。”
柳氏一聽條件,也坐不住了,她回身同婆母說了一聲后,旋即跟著兒子小跑至巷子口。
此時巷子口已經趕到了好幾位婦人,大家七嘴八舌的詢問著宋芷方才從自家孩子那處聽來的雇工消息。
住在這條偏僻小巷中的居民,顯然生活并不富裕,從他們身上的穿著,以及愁苦的神情上宋芷便能窺視一二。
宋芷抬手止住了幾人的追問,耐著性子同眾人道:“諸位不要著急,再等一等其他人,一會兒我當著大家伙兒的面兒再說一遍條件。”
有婦人笑著與宋芷道:“那先說好哦,我們是先到的,一會兒人多,小娘子可別再不用我們!”
宋芷落落大方的道:“嬸子們要是都愿意來才好呢,搶收,搶收,田地里的糧食早一日入糧倉,我才安心呢!”
宋芷這話說的十分有道理,婦人們有她這一句話,一顆心算是真正放下心來。
也不過十幾息的功夫,又陸陸續續匆匆趕來四名婦人。
都是住一個胡同里的,大家各家都有人到了,于是提醒宋芷道:“這條巷子里住著的人家都來了,需要做什么小娘子不妨與我們直說吧!”
于是宋芷便將方才同孩子們說的待遇,以及要做的事情又同婦人們說了一遍。
“真的有二十文一日嗎?”
“工錢真的是現結嗎?”
“......”
婦人們七嘴八舌的問出心中最關心之事。
“這是自然,嬸子若是得空,可以先回去簡單的收拾下,一會兒隨我回去,待到日暮時分我現場與你們結算。”
搶收雖然辛苦,但是對方給的工錢也高,在場的婦人無一不應的,紛紛點頭表示自己愿意跟宋芷回去。
于是宋芷便讓婦人們先回去吃些東西,她則去附近的及集市上買了些肉,一行人在巷口匯合同她一道去了小河子村。
因著往后全靠雙腿,宋芷回到家里已是臨近午時。
柳氏等一眾婦人待走進宋家村時,簡直驚愕極了。
那光滑平整的進村小道,竟是比縣城之中的青石板鋪出來的路還要齊整。
在腳踩在其上,舒坦極了,一點也不硌腳。
大伙兒忍不住四下張望起來,這村子得多有錢啊,能修出比縣城還好的路來。
待又見到矮小的黃泥屋子,以及田間地頭的忙碌的農人。
只需瞧上一眼地里頭忙活的莊稼漢,便知其并不是她們想象中的那般富有。
這畢竟是旁人的村子,婦人們也懂得分寸,因而并未多嘴詢問。
然而,此時的宋芷也未將人直接領取田間,這會子正是一日里日頭最毒辣的時候,即便是搶收的村人也會盡量避接下來的忙碌,以防中暑。
她先將人領到新家里,又回隔壁領著弟妹端了小凳,請她們在家中略坐一坐,休息片刻。
待到下晌再跟阿奶他們一道去田間做活兒。
婦人們見宋芷家中的院子,也鋪設了一條水泥主路,最終沒有忍住問了一嘴,“這路為何這般平坦?又是用何鋪設而成的?”
“這是我們村作坊做出來的水泥,可以用來鋪路、砌墻、建屋子,用處多多!”
“嬸子們家里頭若是要鋪路,或是家中墻面掉灰需要抹墻,就可以來咱們村買這水泥,好用不貴,物美價廉。”
宋芷可不怕她們詢問,她提議在村中鋪設水泥的目的便是向世人推銷這土水泥。
也只有讓更多人知曉這水泥,他們村的水泥作坊才能更好的發展壯大嘛。
婦人們一聽這話,這才恍然,原是他們村子有作坊。
只是她們日子已經過的十分艱難了,一文錢恨不能掰成兩半花,自是不可能買這水泥。
但不妨礙她們嘴上客氣的應承著。
宋芷并不在意對方買不買這水泥,她只需要讓更多人知曉世上還有叫水泥的東西,用她鋪設起來的路平坦無比,如此便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