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因著縣衙無錢,便是想做一些實事也必須得算計著來。
現在可就不一樣了,周煜回到了縣衙當即喚來下屬,商議官營鋪子選擇一事。
張主簿等一眾官吏都囑意就在草市的斜對面,茶館的旁邊設立一間官營鋪子。
一來那處人流量大,二來靠近縣衙便于管理。
于是這件事便這樣定了下來,周煜便將此事交予由張主簿督辦。
當下管理書房的典吏適時提醒道:“大人夏收在即,您上一回提議修理的倉房是不是也要提上日程來?”
有了一人開口,看守城門的典吏當下忍不住開口道:“大人,還有守城的城墻也需及時修繕。”
縣衙的典吏們現在都知曉縣衙的賬上有錢了,當下紛紛闡述各自管轄領域內亟待解決的問題,希望能夠爭取到一部分錢帛來改善或解決。
負責水利的典吏也不甘落后,表示想要組織人手興修水利。
周煜聽著下屬們一一陳述,瞬間覺得他手里的那一點錢不香了。
他抬手止住下面眾人的訴苦,說道:“各位所言極是,只是縣衙目前資金雖有所緩解,但仍需謹慎分配。”
“張主簿,你負責匯總大家的意見,根據輕重緩急,制定一份詳細的開支計劃來。夏收倉房的修理刻不容緩,需優先安排;”
“城墻修繕亦關乎縣城安全,確實不能再耽擱了,郭縣尉你派人先從上回未能參與采摘連翹葉的村中選人,抓緊時間盡量在夏收之前將城墻修繕完畢;”
“至于水利設施更是民生大事也需提上日程,張主簿你領著王典吏等人,先測算一個預算出來,待夏收再議此事!”
在場眾人一聽這話,紛紛高興的應是。
而宋家這里,因著周煜的吩咐,周匠人直接領著小半的村民們盤起炕來。
盤炕的活兒也就不需要宋平在一旁打下手,村民們爭先恐后,殷勤的跟在周匠人身后聽吩咐。
宋平見沒什么自己的事情,干脆退了出來幫忙砌墻。
宋二柱見了宋平出來幫忙,他忙問道:“阿平,茅房一會兒我們便能完工,那日阿芷吩咐要在茅房抹什么泥的?”
“你去問一問阿芷,究竟要如何弄?”
宋平應了一聲,轉身便往家中走。
其實前些日子,宋芷已經領著宋平將自制的水泥燒好了。
兩人試著用黃黏土、石灰混合后,倒入四四方方的木框之中,摔成土坯,隨后放進自制的土灶里煅燒。
待煅燒后將磚石從土窯中拿出,再用鐵錘將之碾成粉末一直就堆在后院。
當時宋平都很好奇大妹為何要將這土坯放到土灶中煅燒。
宋芷便以上回自己去買石灰時看見那些人將青石塊放到土窯之中煅燒,燒出來的青石一碾就碎,放入水中還能成熟石灰。
她就說瞧著很神奇,想要試一試將黃黏土與石灰混合再煅燒出來。
兩種原料黃黏土具有塑形能力,石灰具有吸水以及黏合的作用。
她就想看一看兩者材料合二為一后,在碾成粉末后,用來砌房效果會不會更好。
宋平也只得無奈的搖頭失笑,任由她天馬行空的折騰去了。
宋平回到家里,徑直走向廚房,尋找正在忙碌準備飯食的宋芷
“阿芷,一會兒茅房便要完工了,二柱叔問你后續要怎么做?”
宋芷聞言,趕忙對大哥說道:“大哥,麻煩你把咱們后院已經碾好的那些水泥先挑到隔壁去。”
說完,她利落地解下系在身上的圍裙,然后轉頭跟吳氏講:“阿奶,我先去那邊瞧瞧情況,等會兒我會叫伯娘回來幫您一把!”
正在灶間忙碌的吳氏聽了,連忙揮揮手說:“不用喊你伯娘回來,肉都已經下鍋開始燉了,饅頭也在鍋里蒸著呢,我一個人看著灶臺就行了,哪需要那么多人幫忙喲。”
宋芷一聽覺得阿奶說得在理。
于是她點了點頭,先轉身回到屋里,拿上她自制的水泥刮板,匆匆去了隔壁。
這時,只見二柱叔帶著另外兩個村民,正沿著梯子小心翼翼地從屋頂上慢慢爬下來。
待三人站定,宋二柱便開口道:“阿芷啊,這茅房算是砌好了,你那是說茅房里要抹什么泥的?還要抹嗎?”
宋芷連連點頭,“要的,要的,麻煩叔先去河邊擔些河沙過來。”
三人復又擔著擔子去了不遠處的溪水邊挑河沙。
這邊宋平擔了一擔子碾過的水泥過來,很快那邊的河沙也擔了過來。
宋芷便讓他們將兩者用水混合,之后吩咐幾人用水泥砂漿將茅廁的地面抹一遍。
聽到這個要求,宋二柱和另外兩名村民當場就愣住了。
這般千叮嚀萬囑咐的就是為了搞茅廁的地面,三人皆不是很能理解。
宋二柱下意識的就問道:“阿芷,這費半日功夫就為弄一個茅房,你也不怕費事的!”
宋芷一邊指導著幾人做活兒,一邊解釋道:“不費事,不費事,我這般做可是能給家里省下不老少的錢呢?”
“哦?這話從何說起?”三人一邊照著宋芷的吩咐做活兒,一邊豎起了耳朵聽她細說。
宋芷便開始一本正經的胡說起來,“既是砌了新家,我自是想盡可能的一步到位,將幾間主屋、左右廂房全都鋪上青磚的,但是大伯說這般開支便太大了!”
果然三人在聽了這話后齊齊點頭。
這地面還要鋪上青磚那真是錢多的燒了慌,宋二柱更是毫不猶豫的道:
“你大伯說的對,阿芷啊你們姊妹還小,可不能亂花錢,將來要用錢的地方可多了去呢!”
宋芷很是乖巧的點頭,“所以我這才打算用這種不花錢的方式,將地面抹一遍,就先用茅房來試一試。”
“若是效果好,后續的幾間屋子我便都用這種法子,不然房子雖然建了青磚房,但房間里卻還是黃土地,怎么看都有些不匹配。”
幾人被宋芷這般一解釋,忽的覺得她這般做似乎還挺合理的。
就這樣,幾人在宋芷的指導下有模有樣的做起了水泥地來。
別說混合好的水泥砂漿往泥土地上一倒,再用水泥刮板這般一抹一刮,凹凸不平的水泥砂漿瞬間鋪平開來。
宋二柱等人忙了一會兒,見原本凹凸不平的黃泥地面變的干凈平整,慢慢的也回過味兒來了,別說還真像那么一回事。
看著這般平整光滑的地面,還不似青磚鋪設的有縫隙。
用此方法鋪設的地面,完完整整的一整塊,若是哪處臟了,笤帚一掃便能沒了!
宋二柱站在茅房門前,驚嘆的看著水泥地面,“阿芷啊,你這法子真是又省錢又實用,地面要是都鋪上這樣的水泥地,那可真是體面又結實!一點也不比那青磚鋪設的差。”
宋芷瞧著也比較滿意,如此將來上廁所及上及沖,總歸是要稍微干凈些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