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芷見眾人不再反對分家而是掰扯到大哥的婚事上,便知曉這件事算是定下了。
果然,下一刻,吳氏再次當(dāng)著一大家子的面拍板道:“好了,分家之事便這樣定了,明日我會請族長與族中長輩來家里做個見證。”
“知道了,娘,我們都聽您的!”宋友山道。
話都說開了,楊氏也意識到分家確實對大兒的婚事有幫助,雖說心里有些不得勁兒,卻是也沒有再說什么。
這件事就這樣落定,宋芷帶著弟妹回屋休息。
昏黃的燈光下,姊妹三人坐在一處洗腳。
已經(jīng)八歲的宋歡已經(jīng)能聽懂今日阿奶說的分家之事。
她苦著一張小臉,滿臉憂心的道:“阿姊,阿奶他們是不要我們了嗎?”
“我以后一定多多做活兒,少吃飯,這樣是不是就能留在家里了?”
小小的人兒,長久以來積蓄在心中的擔(dān)憂在今日成了真。
此時此刻的她,心中害怕極了!
宋芷看著滿臉憂色的小妹,伸手揉了揉她的腦袋,“歡歡,別怕,你只要想著我們只是搬去隔壁住,其他什么都不變。”
“到時候阿姊建一個大大房子,咱們每個人都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房間,你說好不好?”
哪知宋歡卻是連連搖頭,“阿姊,我不要房間,我想和你一起睡。”
這話宋康也能聽的懂,小家伙也是連連點頭,“跟阿姊睡!”
宋芷愣了一下,笑著道:“成啊,阿姊到時候請人在屋子里建一個大炕,這樣到了冬天咱們睡覺也不怕冷了。”
宋歡被阿姊的這一句“炕”所吸引,她滿臉好奇的問道:“阿姊說的是像族長爺爺家里的‘火塘’嗎?”
她滿臉羨慕的道:“我知道那火塘,待到冬日里一家子圍在一處吃飯,屋子里可暖和了!”
她眼睛亮晶晶的問道:“阿姊,咱們也要同族長爺爺家一樣,搭個取暖的火塘嗎?”
宋芷回憶了一下,小妹口中所說的火塘。
就是在住宅的中央,或是特定的房間挖成一個小坑,四周用泥土砌成,中間可用于生火取暖,同時兼具備烹飪的功能。
但現(xiàn)在的火塘明顯有一個缺點,冬季在屋內(nèi)生火,門窗本就不敢開,屋內(nèi)的煙霧也就散不出去,雖能御寒,缺點亦很明顯。
宋芷這才意識道,這個時代雖然出現(xiàn)了取暖設(shè)備,但成熟的火炕技術(shù)還沒有出現(xiàn)。
她拿了麻布給兩個小孩將腳上的水漬擦了,同時找了個理由道:
“咱們家建的不是火塘,不過,阿姊聽那北地的客商說,這火炕也可以取暖,待到阿姊下回去縣城與那外地客商問清楚了,回來再解釋與你們聽。”
兩小孩的注意力就這般被宋芷轉(zhuǎn)移,兩人擦了腳后,自己滾到床上后連連點頭。
宋芷見哄好了兩小孩,也是長舒了一口氣。
其實她想要搬出去住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樣可以更自由的行事。
一大家子人住在一塊兒,總會有些不便之處。
阿奶和大伯他們都是成年人,不好糊弄。
但是這兩個小家伙就不一樣了,他們對她的話可謂是言聽計從。
比如剛才提到的火炕,她只是說是從外地商人那里聽說的,兩人立刻就相信了。
要是剛才那些話被阿奶她們聽到,肯定會多問幾句。
畢竟,言多必失,如果只是關(guān)于食物還好,但如果涉及到藥理知識,她就很難解釋清楚了。
而且這里的冬天非常寒冷,她還想制作一些面霜、凍瘡膏之類的東西去售賣呢。
這些東西多少都會涉及到一些藥材方面的知識。
因此,找鄭大夫拜師這件事,她必須盡快落實!